從帶頭致富到產業“智”富
——記懷化市第六屆人大代表雷華英

雷華英(右二)在麻陽冰糖橙基地倉儲物流中心查看柑橘收購情況。
當年,她埋頭于帶頭致富,靠著一顆顆小小的雞蛋,幫助成千上萬的人擺脫貧困;如今,她致力于產業“智”富,憑借一個個特色的產業,推動不計其數的人靈活就業。
市六屆人大代表、麻陽藍鳳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雷華英就是這樣一位扎根基層、熱愛基層、賦能基層的新時代女性。
“我永遠記得創業初期的艱難,連確切的日子都忘不了。”雷華英介紹,2014年6月19日,一場特大暴雨引發山體滑坡,沖毀了她剛建好不久的雞棚,5000多只雞被活埋,企業損失慘重,剛起步就遭遇重創。
關鍵時刻,麻陽縣委、縣政府和扶貧、財政、交通、水利、電力、婦聯等部門施以援手,把企業從絕境的邊緣拉了回來。強有力的幫助,給了雷華英強大的發展動力。公司漸漸恢復效益后,她下定決心:一定要回饋社會,不辜負黨和政府的幫助!
從此,她一門心思發展雞場養殖,跑業務、做銷售、談合作、引技術,北上南下、風里雨里,足跡遍布全國各地……
在雷華英的苦心經營下,麻陽藍鳳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發展迅速、日漸壯大。如今,旗下的養殖場已發展成90萬羽規模,年產雞蛋1.2萬噸,年銷售額達1.5億元。
脫貧攻堅期間,她與全縣18個鄉鎮8300戶2.3萬多名貧困人口簽訂“連鄉聯創?委托幫扶”協議,共同分享雞苗養殖利潤。至2021年8月,麻陽藍鳳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給貧困戶年分紅額度累計達1283萬元,發放勞務工資830萬元,發放特困補助分紅總額近20萬元。入股到雷華英公司的貧困戶,2019年底前全部實現了脫貧。
打贏脫貧攻堅戰后,她的產業也越做越大,雷華英的視野和思維也越來越寬。她下定決心,賦能產業更多的活力,走一條產業“智”富的路子,借助、打造更多的專業技術平臺,幫助更多的人。
蛋雞養殖規模擴大至90萬羽,且年產肥料達15萬噸時,雷華英對雞糞進行了“變糞為寶”的處理,她帶動發展的公司“雞糞發酵肥”技術獲國家發明專利,公司還另獲新型實用發明專利10余項。2019年至今,公司先后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、湖南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榮譽。
2019年,雷華英在長沙和麻陽兩地建立“消費扶貧生活館”平臺,主要采購陳列銷售雞蛋、冰糖橙、菜籽油、紅糖、臘肉等20多種麻陽優質土特產,成為“展示麻陽優質農副土特產的窗口”。同時利用新媒體工具,自制快手、抖音等自播平臺,線上銷售產品。至今,已采購銷售麻陽土特產品總金額達7000多萬元。
“我生在農村,一路走到現在,始終在支撐我前行的還是那份對農村的深厚感情”。雷華英說,為了助力鄉村振興,她打算在農村再興產業、再做平臺、再立新功。(記者 李江)